“汽車到不了的地方,摩托車能到;摩托車到不了的地方,郵政人的雙腳能到!”這句話是劉俊向客戶作出的承諾,也是對自己攬投工作的真實寫照。劉俊是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郵政分公司寄遞事業部濱江攬投部的一名攬投員。自2010年進入郵政系統以來,他連續15年堅守在郵政攬投戰線上,用熱心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一致好評。
迎難而上 勇做郵路先鋒
劉俊剛參加郵政工作時,銅仁郵政僅有7名投遞員,投遞面廣、線路長、任務重。初來乍到的劉俊對業務和線路都不熟悉,但曾經身為軍人的血性與韌性讓他面對困難毫不退縮。
劉俊發現攬投部有一位“明星”攬投員,工作出色,常獲表揚。為快速適應工作節奏,他暗下決心,向這位同事學習。此后,他每天都比其他人更早到達攬投部,提前整理包裹、信件,熟悉路線,并隨身攜帶本子記錄投遞技巧。出班前,他會在腦海中規劃最佳路線。
在工作中,劉俊用心學習與客戶溝通的技巧,設身處地為客戶考慮。他認真對待每個包裹、每件書信,用真心服務每位客戶。
2022年8月,正值大學錄取通知書郵件投遞的關鍵時期,劉俊遇到一個難題——一名學生收件地址不詳,電話停機。他深知錄取通知書的重要性,根據大概地址跑遍周邊社區無果后,依然沒有放棄。經多方走訪打聽,劉俊得知這名學生回了農村老家,他便利用休息時間冒著高溫驅車80多公里,將錄取通知書郵件送到學生手中。劉俊感慨地說:“多年前,也是郵政小哥給我投送的錄取通知書,那個激動人心的場景讓我至今難忘。如今,我也成了一個傳遞希望的人。”
立足本職 開拓創新進取
劉俊深知投遞服務是攬收業務的基礎,只有做好投遞服務,攬收業務才能順利開展。經過幾年的鍛煉,劉俊對投遞段道已了如指掌。2015年以后,他在兼顧投遞工作的同時,把工作重心逐漸向攬收業務轉移。
劉俊負責的片區包括20多個行政村,攬收任務繁重,日均攬收量高達3000件,攬投線路分散且道路崎嶇。在日常投遞工作中,客戶咨詢寄件事宜,他總能給出準確、專業的回復,細心解釋價格計算方式,提醒客戶注意事項。客戶寄件后,他還會及時告知郵件的寄出情況,將售后服務做到極致。憑借扎實的業務功底和貼心的服務,他贏得了客戶信任,業務量不斷增加。
2017年,劉俊了解到鄉鎮醫療機構有用藥需求,多次前往城郊藥品公司,深入了解藥品運輸和處理流程。得知銅仁市某藥業公司的經銷商發貨途徑不統一,他決定逐個上門拜訪。最終,他的真誠打動了眾多經銷商,他們選擇了郵政的“一站式”配送服務。
據該藥業公司銷售經理馮琳森回憶,起初看劉俊態度誠懇,便給了他部分縣級醫療機構所需藥品的配送業務。后來,劉俊盡職盡責得到客戶好評,公司便決定將所有業務交給郵政配送。服務該藥業公司期間,劉俊堅持每天至少到公司兩趟,只要一個電話,他就能迅速到場幫忙。攬收時,他主動幫助工作人員打印面單,確保快速裝車送貨,并嚴格按時限送達。如今,該藥業公司效益越來越好,與郵政的合作也越來越緊密。自合作以來,這條“健康郵路”累計配送藥品上百萬件,每月3萬—4萬件的配送量覆蓋了全市所有鄉鎮衛生院。
同一年,劉俊所在的碧江區分公司成立了勞模創新工作室,劉俊就是工作室成員之一。每周五的工作室會議,大家共同探討解決郵件超時、拓展攬收業務、處理客戶反饋等攬投工作遇到的問題,齊心協力提升服務質量。
劉俊和團隊成員還練就了“十八般武藝”。他們會幫獨居老人換燈泡、修水管,陪老人聊天解悶,調解鄰里糾紛。攬投過程中,劉俊總是小跑著開展工作,忙起來經常連午飯都沒時間吃。當被問及是否吃得消時,他憨厚地笑著說:“這么多年都習慣了,穿上這身郵政綠,就得對得起大家的信任!”
劉俊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他堅定地說:“郵路再艱難,也總得有人走。只要鄉親們有需要,我就會一直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勞模感言
作為一名郵政攬投員,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將一件件郵件送到客戶手中,那一張張滿意的笑臉、一聲聲真誠的道謝,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動力。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卻得到了如此高的認可。我深知,“全國勞動模范”的榮譽稱號既是肯定,更是責任。未來,我會繼續堅守在攬投崗位,以更飽滿的熱情、更積極的態度,對待每一次攬投任務。同時,我將以此作為新的起點,努力提升服務質量,不斷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法,把郵政的溫暖傳遞到城市的每個角落。